在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的大背景下,青岛上市公司又有出击。
6月29日,德固特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浩鲸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浩鲸科技”)控制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公司股票自6月30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披露本次交易方案。
公开信息显示,德固特当前市值33.96亿元,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3.1亿元、5.09亿元。
标的方浩鲸科技,胎于中兴通讯,后被阿里系收购,目前正在进行上市辅导,其同期表现更为突出,2023年营收达53.8亿元,预计2024年营收约64亿元。
一个是节能环保领域的“小巨人”上市企业,一个是数字技术运营领域的独角兽,两家体量悬殊而且分属不同领域的企业即将上演一场“蛇吞象”式并购。
从理论层面的业务协同看,德固特此次跨界收购,似乎是看重浩鲸科技的全球化资源与成熟的数字化能力,为自身高端装备出海和数字化转型服务。
而从浩鲸科技角度看,被德固特并购,很可能也是自身实现“曲线上市”的一条路径。
此番并购能否获批,以及获批后双方未来的重组走向,还有很多看点。
1
成立于2004年的德固特,是一家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炭黑装备制造业的“隐形龙头”,德固特在炭黑设备、高温换热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2024年,德固特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64.2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671.51万元,同比增长150.15%。
市场布局上,海外市场是推动德固特整体盈利的核心支撑。
目前,德固特业务范围覆盖意大利、土耳其、巴西、印度、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重点布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其中,东南亚市场因炭黑行业设备升级需求持续旺盛,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2024年,德固特海外实现营收3.02亿元,营收占比59.28%,外销产品毛利率高达48.77%。公司年内新签订单5.02亿元,其中海外项目订单2.15亿元。
2003年成立的浩鲸科技,脱胎于中兴通讯旗下企业中兴软创。
2018年,阿里旗下的云锋基金通过南京溪软战略投资中兴软创,成为中兴软创的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同年,中兴软创更名浩鲸科技,并开始加速布局云计算领域。
公司官网显示,已完成全球深度布局的浩鲸科技,迄今已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公共服务部门及其他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全栈技术产品和服务。
在国内及荷兰、卢森堡、哥伦比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卢旺达、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已设立19大全球能力中心与50余个分支机构。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番并购浩鲸科技,不仅可以帮助德固特切入通信基础设施的节能改造这一新兴市场,同时,浩鲸科技的全球电信运营商资源还可以为德固特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2
除了庞大的海外市场,浩鲸科技的AI与数字技术能力,可能也将成为德固特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德固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3.1亿元、5.09亿元,同比变动9.84%、-4.19%、64.21%。
归母净利润分别是6556.44万元、3866.23万元、9671.51万元,同比变动52.82%、-41.04%、150.15%。
这种不稳定性在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加剧,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下滑31.19%和53.24%。
业绩的频繁波动,暴露了德固特发展单一装备制造业务的周期性风险,倒逼企业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开拓新增长曲线。
在此背景下,浩鲸科技无疑是支撑其加速转型的关键一环。
在刚结束的2025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浩鲸科技的“三融”智算方案,将算力部署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72小时,9分钟生成行业智能应用的平台能力,直指工业场景中算力成本高、应用碎片化的核心痛点。
今年5月,浩鲸科技加入阿里云政企AI大模型生态联盟,针对企业私有化部署的安全可控与场景化应用的敏捷高效需求,与阿里云联合推出了“开箱即用”的AI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
这些技术能力,恰好是推动德固特实现从“硬件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所的重要支撑。
比如,德固特的核心客户如卡博特集团、欧励隆集团、通用等,主要集中在化工、能源、冶金领域,而浩鲸科技的AI大模型技术则可为这些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支持。
二者的结合有望催生出“节能设备+数字管控系统”的综合服务方案,不仅可以提升客户价值黏性,还能开辟全新服务模式和市场空间。
据业内人士分析,若收购成功,德固特有望借助其在数字化技术、行业解决方案以及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切入数字化赛道。
目前,德固特已与浩鲸科技的主要股东签署意向性协议,初步达成购买资产意向。
但德固特同时强调,本次交易对方的范围尚未最终确定,最终确定的交易对方以公司后续公告的重组预案或重组报告书披露的信息为准。